2015年,我校继续完善就业工作体系,强化就业推荐平台建设,大力宣传就业创业政策,深化就业指导服务,2015届毕业生顺利就业,整体就业率达到95.61%。
一、2015年毕业生基本情况
1、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我校2015年毕业生总数为775人,男生392人,女生383人,毕业生男女比例1.02:1。各系人数分布如下:
图1:2015年各系毕业生人数
2015年我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前3个系分别为经济学系、管理学系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其他各系人数均低于100人。
2、毕业生生源地分布
在755名毕业生中,省外生源毕业生为13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68%;安徽省生源毕业生为762人,占毕业生总数的98.32%。
3、2015年毕业生就业率
2015年8月31日,我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0.06%(包含升学人数),截至2015年12月31日,我校年终就业率为95.61%(包含升学人数)。
二、2015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分析
1、毕业生就业整体情况(截止2015年12月31日)
图2:2015年毕业生就业总体状况
2015年775名毕业生中有738人选择了去企事业单位工作,占毕业生总人数的95.23%;3人考取了本科院校,占毕业生总人数的0.39%;另外还有34人截止到12月31日还未提供有效的就业证明材料,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38%。
2、各专业就业率统计
表1:各专业2015年就业率统计(截止2015年12月31日)
专业名称 |
毕业人数 |
就业人数 |
就业率 |
生物技术及应用 |
1 |
1 |
100.00% |
建筑工程管理 |
85 |
84 |
98.82% |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 |
19 |
19 |
100.00% |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
60 |
59 |
98.33%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60 |
54 |
90.00%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65 |
63 |
96.92% |
动漫设计与制作 |
16 |
16 |
100.00% |
应用电子技术 |
11 |
11 |
100.00% |
通信技术 |
9 |
9 |
100.00% |
服装设计 |
13 |
13 |
100.00% |
国际商务 |
78 |
77 |
98.72% |
市场营销 |
50 |
45 |
90.00% |
物流管理 |
110 |
107 |
97.27% |
旅游管理 |
16 |
15 |
93.75% |
应用英语 |
5 |
5 |
100.00% |
文秘 |
44 |
44 |
100.00% |
产品造型设计 |
7 |
7 |
100.00% |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
5 |
5 |
100.00% |
装潢艺术设计 |
27 |
27 |
100.00% |
广告设计与制作 |
55 |
42 |
76.36% |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 |
8 |
8 |
100.00% |
音乐表演 |
20 |
19 |
95.00% |
新闻采编与制作 |
11 |
11 |
100.00% |
合计 |
775 |
741 |
95.61% |
3、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构成分析
表2:2015年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构成
单位性质 |
中初教育 单位 |
其他事业 单位 |
国有 企业 |
三资 企业 |
其他 企业 |
毕业生 占比 |
0.69% |
0.83% |
1.53% |
1.39% |
95.56% |
在纯就业(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的738名毕业生中,我们按其就业单位的性质划归为以下五类,分别是中初教育单位、其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其他性质的企业。总体来看,我校毕业生绝大多数在各类企业就业,占到总毕业生数的98.48%,事业单位及教育单位较少。
4、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
表3:2015年毕业生就业地区省份分布
就业地区省份分布 |
就业人数小计 |
各分部占比 |
安徽省 |
676 |
91.23% |
浙江省 |
22 |
2.97% |
江苏省 |
16 |
2.16% |
上海市 |
14 |
1.90% |
江西省 |
3 |
0.41% |
北京市 |
2 |
0.27% |
山东省 |
2 |
0.27% |
广东省 |
2 |
0.27% |
天津市 |
1 |
0.13% |
湖北省 |
1 |
0.13% |
陕西省 |
1 |
0.13% |
山西省 |
1 |
0.13% |
合计 |
741 |
100.00% |
2015年在已经就业的741名毕业生中,安徽省内就业的有676人,占毕业生就业总数的91.23%;其中有534人在合肥市(不含四县和巢湖)就业,占毕业生就业总数的72.06%;65名毕业生选择在省外就业,占就业总数的8.77%。
图3:2015年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
从就业省份来看,除安徽省外,我校毕业生就业最多的三个省(市)依次是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市,就业人数分别为22人、16人、14人,所占毕业生就业总比分别是2.97%、2.16%和1.90%。可见安徽省内特别是合肥市仍旧是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出省就业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江浙沪地区,去往京津及其他地区的较少。
5、男女毕业生就业状况
2015年,我校男女毕业生数分别为392人和383人,截至2015年12月底,男生就业率为94.64%,女生就业率为96.61%,女生的就业率略高于全校的平均就业率。
图4:2015年男、女毕业生就业率
6、“双困生”就业状况
2015年,我校有“双困”(就业困难和家庭困难)毕业生32人,学校为符合条件的“双困生”申请了就业补贴,同时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对有不同需求的“双困生”进行专人辅导,有针对性的岗位推荐,截至2015年10月底,32人全部顺利就业。
7、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根据行业分类标准和我校2015年毕业生实际就业的情况,截至2015年12月31日,我校毕业生签约就业行业分布如下图:
图5: 2015年毕业生行业分布
我校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信息技术、批发零售、现代制造等行业。其中,从事信息技术业的占18.29%,批发零售业占16.94%,现代制造业占15.18%,金融投资业占10.98%,文体娱乐业占8.81%,建筑业占5.28%,住宿餐饮业占5.01%,服务、教育、房地产、农林、交通等其他行业分别占比约1%-3%。
三、2015年毕业生问卷调查分析
为了全面掌握2015年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更好地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我校在2015年7月对毕业生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涉及10个方面的问题,共发放775份,回收有效问卷68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8.5%。
1、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
在就业信息获取的渠道方面,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校园双选会及宣讲会(34.26%)、校外招聘网站(25.33%)、学校就业网(17.31%)。可见,高质量的大型校园双选会及专业性突出的小型宣讲会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图6: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
2、毕业生选择就业单位时最看重的因素
在参与调查的毕业生中,表示最看重薪酬待遇的占到71.31%,最关注专业对口和行业内知名度的占到19.62%,只有9.07%的毕业生表示最看重职业发展前景。由此可见,超过七成的毕业生在择业时会把薪酬待遇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所以在我们今后的就业指导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育他们不要只看眼前的收入水平,要注重职业上升的空间,要建立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
图7:毕业生择业时最看重的因素
3、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的相关度
有13.23%的毕业生表示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完全对口,33.61%的毕业生表示基本对口,有28.74%的毕业生表示跟专业有点关联,可见我校有75.58%的毕业生从事着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工作;还有24.42%的毕业生觉得从事的工作跟专业完全没有关联。
从具体专业来看,旅游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这些专业的专业相关度较高。
图8: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度
4、毕业生薪资水平
我校2015年毕业生月收入水平大部分在2000-3000元之间,占全体毕业生的57.25%,3000-4000元的占8.53%,4000元以上的占5.62%,还有28.6%的毕业生月薪在1500-2000元。
图9:毕业生薪资水平分析
四、2015年用人单位问卷调查分析
我校通过走访企业、招聘会现场及回访毕业生等形式向用人单位发放了调查问卷,用以了解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评价。
图10:用人单位满意度分析
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入职后的工作表现非常满意的占36.22%,满意的占55.37%,基本满意的占5.16%,不满意的占3.25%。可见我校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大多能适应社会和企业的要求,超过九成的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在单位的表现总体满意。
五、2015年我校就业工作整体情况
1、建立健全良好的就业工作机制
我校历来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领导及各分院、部门分管领导明确责任、层层负责。学校设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统筹学校的就业工作,各分院成立就业工作小组,指导和协调相关工作,并配备专人具体负责,以保证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2、开办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
2015年我校积极与各种类型的企业建立联系,拓宽招聘渠道,邀请各招聘单位来校招聘,力争做到我校每个专业都有一场专业对口的专场招聘会,在保证就业数量的同时,提升我校的整体就业质量。今年我们共计组织招聘会中型的两场,共有50多家单位到校参加招聘会,提供工作岗位3000余个;小型专场招聘会6次,参会企业10家,提供工作岗位近300个,保证了每位毕业生有两个以上的岗位可以选择。同时,我校还积极参加国家教育部和安徽省教育厅举办的“网络招聘月”和“中小企业招聘月”的活动,保证毕业生在网络上的资源共享,为毕业生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此外,我校还积极利用手机短讯平台、就业网等途径,向毕业生发布就业信息和其他的就业指导相关信息,努力帮助还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就业择业。
3、建立校内孵化基地,加强学生创业意识培训。
创业是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大众创新 万众创业”的时代,引导学生自主创业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今年我校与中国联合通信集团合肥分公司合作开办了校内孵化基地,该基地代理联通业务,但是从店长到店员都是我校的学生,为我们的同学提供了大量的社会实践机会。
此外,我校还重视学生的创业意识培训,邀请了安徽省团校的相关老师为学生进行创业意识的培训工作,为学生创业埋下希望的种子。
六、就业工作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我校高度重视就业情况对招生、教学环节的反馈,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研,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通过对调研数据的整理分析,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调研结果和就业状况会反馈至招生和教学部门,为招生和专业设置的调整提供数据参考,学校会据此调整招生计划,优化专业结构,达到招生——培养——就业的良性循环。